Industry information 协会新闻

关注协会微信公众号

家电嘉年华

首页   >  协会新闻   >  家电嘉年华

商务部黄海在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展会开幕式上的讲话

2016-05-23 4886

商务部黄海在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暨展会开幕式上的讲话

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部长助理 黄海


尊敬的各位来宾,女士们、先生们:

  值此第十二届亚太零售商大会开幕之际,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,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!本次会议的召开,必将进一步增强亚太各国和地区零售商的交流与合作,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。
  下面,我对中国零售市场的基本情况,作简要介绍。

一. 在改革中不断发展的中国零售市场
 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,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,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,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,中国零售业实现了历史的跨跃,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。
  一是市场流通规模从小到大。从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1978年到2004年,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34倍,年均增长率达到14.6%。即使在1997年影响全球的亚洲金融危机后,中国零售业依然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,1998—2004年零售总额的年均增长率仍然超过10%,其中2004年达到13.2%。目前,中国各类零售网点1500万个,基本形成遍布城乡的流通网络。
  二是现代流通方式从无到有。中国的流通现代化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,短短十几年的发展,连锁经营、物流配送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,超级市场、仓储式商场、便利店等新型业态都已出现。2004年全国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5.5万个,比2003年增长18%;营业面积增长26.5%;零售额增长30.2%,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高到9.6%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重庆、深圳等地连锁企业的销售额,都已超过当地零售总额的20%。
  三是商品的市场化程度从低到高。1978年之前,零售领域的绝大部分消费品都通过计划分配,流通渠道、流通环节和商品价格也由政府制定。经过20多年的改革,零售业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领域。目前,96%的消费品、95%的农副产品流通完全放开,企业自主采购、自主定价、自主经营,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大。
  四是市场主体从单一到多元。1978年,国有和集体流通企业销售额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达98%。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,个体、私营、外资商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,零售领域形成了多种投资主体平等竞争、共同发展的格局。2003年大型零售企业销售额中,国有商业企业只占13.3%,集体商业占4.2%,私营商业占18.7%,其余为股份公司、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等,非公有制商业零售企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80%,并将继续得到发展。
  目前,中国政府正在制定2006—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。预计到2010年,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超过10万亿元,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1%以上,力争实现零售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。

二. 坚持对外开放的中国零售市场
  中国自1992年开始进行零售业对外开放试点。十几年来,商业对外开放吸引了外资,引进了先进的经营理念、流通方式和营销技术,大大推进了中国零售业的现代化进程,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,也带动了中国消费品的出口。实践充分证明,中外企业通过商业对外开放,实现了互利合作、优势互补、“双赢”发展。
  截至2004年底,经正式批准设立的外资商业企业314家,合同利用外资51.8亿美元,开设店铺3997个,营业面积约920万平方米。列入2004年《财富》500强的商业零售企业中,有11家已在中国开设店铺,其中包括亚太地区的美国沃尔玛和日本永旺、伊藤洋华堂、大荣等公司。2004年外资商业占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,大约在3%左右。外资商业比重较高城市有:上海12.9%、北京8.1%、厦门7.9%、大连7.8%、青岛7.6%。全国商业利用外资累计合同金额,占全部利用外资累计合同金额的0.5%。
  2004年12月11日起,中国取消了对外资商业的地域、股权和数量限制,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动向。
  一是外资商业企业申报数量明显增加。2005年1—6月,商务部已批准设立外资商业企业245个,为2004年全年批准设立企业的近6倍,相当于商业对外开放前12年总和的78%。其中,零售(含批零兼营)企业59个,为2004年批准的零售企业的1.9倍。
  二是外商独资企业明显增加。2004年底取消对外资商业的股权限制后,今年1—6月新批准了216个外商独资企业,占全部新批外资商业企业的88.2%。其中,新批的59家外资零售企业中,外商独资企业38家,比重为64.4%。
  三是外资批发企业明显增加。2003年底开放批发经营后,2004年批准设立11家外资批发企业。今年1—6月共批准186家批发企业,占新批准企业总数的75.9%。
  四是外资并购案例明显增加。今年上半年,商务部已批准家乐福等外资企业的并购项目8个。此外,英国TESCO公司从境外收购了国内“乐购”25个大型超市50%的股份,英国百安居公司从境外收购了德国欧倍德公司在国内开设的25个大型建材专业店。
  今年4月,中国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流通工作会议。国务院吴仪副总理强调指出,要继续坚持商业领域对外开放,以开放促进流通改革和发展,并要抓紧研究WTO后过渡期的各项应对措施。国务院会后发布了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,其中也提出要“有序推进流通业对外开放”。随着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,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,消费结构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升级过渡,中国的零售市场必将继续快速稳定发展,同时也必将继续对国际投资者开放,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三. 努力促进中国零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
  商务部作为中国零售业的主管部门,将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,加强宏观管理,加快构筑统一、开放、竞争、有序的市场环境,进一步促进中国零售业快速、健康、有序发展。
  (一)加快立法步伐,完善流通法律体系。
  商务部组建后,按照中国政府的入世承诺,于2004年发布了《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》,对外商投资商业领域资质条件、投资领域、申请设立程序等作出了明确规定。为了进一步便利外商投资商业领域,商务部最近还将有关的程序性文件,在商务部网站公布。今后,我们将重点推进规范市场主体、市场行为和市场监管的立法进程,加快形成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市场流通法律体系。
  (二)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调,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。
  2004年以来,商务部相继发布了《流通业改革发展纲要》、《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纲要》等指导性文件,《零售业态分类》国家标准也已实施。不久前国务院又下发了《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》。商务部将加大政策引导和协调的力度,修改、废止不适应零售业发展的有关政策、规定和标准,积极制定促进中国零售业发展的各项政策,重点研究制定内外资平等竞争、规范供应商与零售商关系、打破垄断、保护消费者利益等方面的规则。
  (三)进一步加强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,引导零售业可持续发展。
  制定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有利于促进商业结构、商业业态平衡发展,也是在发达国家获得普遍成功的经验。目前,中国直辖市、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已经基本完成。全国241个地级城市中,已有一半左右完成了商业网点规划,其中12个已经颁布实施。商务部将加强对各地的指导,引导各地把商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机结合,避免盲目发展浪费资源,促进零售业可持续发展。
  (四)加快零售企业改革步伐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
  中国政府鼓励大型零售企业,通过参股、控股、承包、兼并、收购、特许经营、托管等方式扩大规模。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到境外发展。努力培育主业突出、内外贸结合、具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零售企业集团。同时,引导中小零售企业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技术、营销方式和管理经验,全面提高中小零售企业现代化水平。
  (五)加强人才培训和培养,提高从业人员素质。
  人才缺乏是中国零售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。商务部将加大教育、培训力度,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培训,建立一支具备现代流通理念、熟悉现代流通规则、精通现代流通管理和掌握现代流通技术的高素质、复合型人才队伍,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并能从事国际经营的商业人才。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小企业人员的培训,提高整个零售业的人员素质。
  (六)完善中介组织,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。
  加快发展零售业协会组织,加强组织建设,增强服务意识、自律意识和市场意识,提高为行业和企业服务的能力,更好地发挥中介组织在零售业发展中的作用。

  最后,预祝本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!
  谢谢大家!